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微生物学会下设的分支机构,是从事工业微生物学领域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二级学术团体。秉承中国微生物学会的宗旨,本专业委员会团结从事工业微生物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科研、教育及情报信息等各领域的科学工作者,致力于推进中国工业微生物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发展,服务于企业和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9年12月,第一届主任委员是秦含章,副主任委员朱宝镛和童村,第二届主任委员由秦含章连任,王岳、胡学智和高寿清任副主任委员;第三届主任委员为王薇青,副主任委员是胡学智、贺鹰抟和朱庆裴;第四届主任委员由王薇青连任,副主任委员是章克昌、童静萍和朱庆裴;第五届主任委员是朱庆裴,副主任委员是童静萍和章克昌;2002年3月选举产生的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是程池,副主任委员是陶文沂和杜连祥。本专业委员会一直挂靠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
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负责开展工业微生物学国内外学术交流,收集有关工业微生物学科技和经济信息,开展有关工业微生物学科学论证和咨询,提出我国工业微生物学发展政策和建议,接受委托承担有关工业微生物学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文献和标准的编审等。1992年8月,为促进我国工业微生物领域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了“全国工业微生物新产品新技术成果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比较全面地反应了我国工业微生物学一些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在科研和生产上的进步和发展。1994年8月,在大连市举行了“海峡两岸微生物技术产业化研讨会”,这是海峡两岸微生物技术领域同行专家第一次技术交流,在国内工业微生物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对促进两岸工业微生物技术和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大会共征集了57篇论文,内容包括微生物技术各领域综述、微生物育种、酶的生产和应用、农业、医药和食品领域微生物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
1995年10月,功能性食品已在国内引起广泛重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促进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其产品更具科学性和功能性,工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发酵工程专业委员会在上海联合举行了“机能性食品和添加剂产业化研讨会”。
2002年7月,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受韩国政府农林水产物流通公社的委托,在北京长城饭店举办了“韩国传统食品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韩中两国资深专家对韩中两国的传统微生物发酵食品泡菜和腐乳的生产技术、营养成分和保健机理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来自国内12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各界代表出席了会议。
|